稻谷产量止增下降 短期市场仍可看好
今年稻谷在生长期间遭受一定的气候灾害,产量有所下降,而中晚稻收购进度同比较快,新稻供应压力有所减轻,下半年以来中晚稻市场走势相对较强。当前大米需求继续转旺,市场购销相对活跃,受此影响,预计两节前稻米市场仍将震荡走强。
一、改革初见成效,稻谷产量下降。
由于主动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受播种面积减少和单产下降的双重影响,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止步“十二连增”。近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1623.9万吨,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减幅0.8%。
今年稻谷总产量小幅下降,是继湖南长株潭耕地进行休耕后供给侧改革的另一个小意外,对供应压力一直较重的稻米市场应该算得上是个好消息。
二、托市政策支撑,收购继续加快。
今年稻谷小幅减产,主要是早稻产量降幅较大,中晚稻产量仍基本持平略减。因此,秋粮集中上市后供应压力依旧较大。为稳定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及时在9月底后陆续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受到农户欢迎,中晚稻收购进度持续偏快。
截至12月上旬,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4760万吨,同比增加659万吨。由于中晚稻产量持平略减,按照目前的收购进度,当前农户家中稻谷余粮较上年同期要偏少600多万吨。在国家托市政策的支撑下,当前市场新粮卖压较上年同期大为减轻,部分地区粮源有所偏紧,尤其是优质稻供应更为紧张,有效提振了稻米市场。
三、年关备货渐增,大米需求好转。
今年中晚稻收购进度较快,除“国家队”敞开收购以外,大米加工企业和贸易商积极入市收购也功不可没。诱因则是2017年春节是5年来最早到来的一年。目前距元旦只有一周多时间,距春节也只有1个多月,大米传统消费旺季逐渐来临。
为满足市场需求,大米经销商早已开始备货,刺激大米需求不断增加。面对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下一直高位坚挺的稻谷市场价格和企业偏少的稻谷库存,为满足加工需求,加工企业不得不接受现实,入市收购新稻,推动稻谷市场继续向好。
四、走私大幅下降,进口冲击减轻。
近几年来,在暴利驱使下,从边境走私到我国的大米数量与从海关进口的数量相当,对国内市场构成了双重冲击。今年我国加大了对走私大米的打击力度,走私现象较上年明显减少。虽然截至今年10月份从海关进口的大米总量仍旧高于上年同期,但大米走私的数量要少于上年,因此,大米总进口量也将少于上年,综合冲击明显下降,也对国内稻米市场构成一定支撑。
五、外围商品走强,物价涨幅回升。
今年下半年以来,小麦价格持续走强,8月份以来累计上涨200~300元/吨。目前,北方产区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价均在2600元/吨以上,南方小麦收购价2700元/吨以上,且仍维持强势,特别是优质小麦。小麦与早籼稻价格已基本持平甚至略高,与中晚籼稻的价差也是近几年来最小的一年,这对稻米市场构成较强的支撑。
2016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与年内高点持平,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这也是CPI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11月PPI同比3.3%,创2011年10月来最大。物价整体上涨,自然会对粮食包括稻米价格形成一定的拉动。11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仅上涨0.7%,与其他行业相比涨幅明显偏小。后期若物价继续上涨,仍可能会对稻米价格形成一定的带动。
受利多因素影响,两节前稻米市场走势仍可相对看好,中晚籼稻及优质稻谷的表现或将更好。由于稻谷总体供应压力较重,预计中期走势难以乐观,特别是春节后随着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结束,稻米市场或仍难以避免走弱的宿命。
(来源:中华粮网)
- 上一条:张家港产业公司重启大米出口业务
- 下一条:水稻会是下一个玉米吗